燕守谷书法的山林之气丨仙塔遥连潮色动 危石倒落涧云生
王镛

“燕守谷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通过这么多年的接触,我最深的感触是他在审美取向上,无论是生活还是艺术创作,他都对那种外表华丽......”

详情

孤峭清逸真性情
李百军

“在九十年代初,我无意中看到了井上有一的书法展。那些在现实生活中频频出现的“贫”和“爱”字,在不断的重复中彰显着不同的个性......”

详情

翟卫民

“ 燕老师属性情中人,我感觉在性情上他在与古人,特别是与魏晋人交流、唱和、逸人高致,放浪形骸,颇有高士品格,这种性格左右了他的书法趣尚,纵横捭阖,率意而为,真是心灵的写照。”

刘玉鼎

“ 守谷兄修养全面,凡印章、绘画皆涉猎,且出手即感不凡。多年的游历生涯和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得他眼界开阔,胸襟大度,对经典作品,对大师人物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能化古人之技为我用,线条生动,表现形式丰富而且充满生命的活力。”

王子庸

“ 燕守谷其印胜在用刀。手起刀落,纵情写意,沉著痛快。同时,其印语言丰富多变,极见灵动风流。痛快而不失拙厚,于苍茫斑驳中见浑厚华滋。
其书极富才情。不计较一点一画之得失,风樯阵马,痛快淋漓。其轻松自要,如入无人境地之风神,让人叹为观止。其点画,凌厉中不乏沉著,飞动中不乏苍厚。”

于明诠

“曾见守谷治印,走刀如飞,冲切互用,仿佛大将斫阵,手起刀落,掷地有声。当今印坛高手治印多讲究图式构成,苦心弧诣,出奇制胜,然时露机心,难掩巧媚。守谷治印却是率性落刀,游刃恢恢。仿佛林木丛生,水流绕石。虽盘根错节、险象环生,细细体味,却又简直明快,一种清纯简远、稚朴散逸的山林之气充溢其间,这是当代印坛高手如林而守谷兄之所以能艺帜独张的基本理由及其面貌风神。
守谷作画,攻山水,重写生,其倘佯山水性本爱丘山,出入名山大川林泉沟壑,寻僻探幽摹写观照更是成了他的日课。所作山水,皴擦勾染,劈削点抹,或纵笔挥洒,或细心收拾,着意全在“真”、“逸”二字。或许有人认为,守谷兄画作量还欠丰,我倒不以为然,燕兄胸中丘壑横陈,山水之梦成痴,难道笔底还会缺少六朝烟云吗?常在山阴道上走,笔端岂能不风流。
守谷于书法自篆隶入手,线条点画重秦汉风韵金石气息,生辣恣肆之中含刚健阿娜,纵横捭阖,雨骤风狂。时或枯笔翻扫,一片狼藉;时或浓润聚散,云烟满纸。其结字,大开大合,笔随势走,势由心发,痛快淋漓;其章法,怪奇相生,盘恒萦纤,云腾雾绕,顾盼风流。看守谷兄作草书真是一种享受,哪里是挥翰写字,简直就是性情的挥洒,风驰电掣,任性逍遥。”

刘正成

“ 燕守谷乃王镛先生弟子,以篆刻名世,然其书却跳出北碑樊笼,不重篆隶,而独向行草。行草乃二王之后书法殿堂之物,虽戮毕生精力而难有寸进。燕守谷弃易从难,取唐宋草法,遗豪放于精微,蔚然自有气象。以瘦劲为体,点画机敏时出,狂放与轻柔并施,妙哉!秀者之书也。

邹振亚

“ 守谷君这位年轻的篆刻艺术家,我觉得最为可贵的是,他在创作上始终保持着领异标新的思路。艺术创作绝非技法的简单重复,是一个颖锐而复杂的思维过程。它包括着对于传统的再认识、再发现、再理解、再创造的循环往复。失败总是伴随着掉以轻心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而存在。燕守谷在艺术创作上所踏出的每一个前进的脚印里,都承载着举步维艰的探寻求索的力量。有时候,他处于惆怅徘徊之中,曾经无可奈何地刻下一方《弃刀从游》的闲章,便是心迹的表露。然而,愈是在这种情状下,愈是能够聚积起爆发向上的动力。从彷徨到坚定,从阴霾到豁然开朗,是他认识上一次比一次更高的升华!”

王镛

“至於齐鲁,尤以平邑燕守谷为秀出。其为艺也,一如其人,诚笃热忱,勤勉思奋。於丹青八法之外,尤嗜铁笔。守谷嗜铁笔垂二十载,潜思而力索,心慕而手追,兼擅八法,益以书卷,故其作有古人亦有我焉。”